“德國工業4.0”計劃,在構建信息物理系統(CPS)的框架下,注重制造硬件系統的建設,將信息、傳感、互聯網技術與傳統工業制造緊密結合,打造智能工廠、智能生產,以期實現價值鏈上企業間的橫向集成,制造系統縱向集成,端對端的數字化以及網絡化集成。
“美國工業互聯網”革命,旨在建設強大的工業網絡,推進高級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,實現通信、計算、控制的集成,將工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,在設計、制造、營銷、服務等方面統籌資源,提高效率,減少能耗,更注重于軟件系統的建設。
“中國制造2025”規劃,提出了我國未來制造業“三步走”的發展戰略,確立了進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的奮斗目標。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,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,將成為我國工業制造從2.0、3.0邁向4.0的主要著力點。
我國要加快發展智能制造,技術、裝備、產品等硬件條件必不可少,而知識、經驗、人才等軟件支撐則更為重要。因此,人才是智能制造的最主要因素,智能制造的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,具有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。
面向智能制造,我國不僅在信息技術與裝備、核心元器件、工業軟件、高檔數控機床、先進制造加工工藝手段、科學管理與統籌機制上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較大差距,在“智造型”人才的重點培養和成長上也存在很多不足,相應的人才儲備十分欠缺。
為智能制造培養“智造型”管理人才,華聯國際商學院與法國ISTEC高等商學院合作辦學的MBA/DBA(智能制造方向)應運而生,“智造型”管理人才將掌握迅猛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,熟悉工業制造的關鍵環節,成為制造業更優秀的管理層和決策者。